新創打造AI決策解決方案

  • 非凡新聞
  • May 21, 2025, 2 p.m.
新創打造AI決策解決方案

在全球經貿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,企業如何因應快速變動的情勢、做出即時決策,成為經營關鍵。台灣AI新創公司大數軟體,就整合旗下三大AI平台,從風險預警、數據整合到決策建議,協助企業打造AI決策引擎的完整解決方案,更能強化風險掌控,快速掌握市場動態並做出決策。

閱讀原文

大數連續兩年躋身亞太500強

  • 經濟日報
  • May 15, 2025, 11 p.m.
大數連續兩年躋身亞太500強

面對台灣企業「關稅+匯率」雙重衝擊,企業急需AI協助即時掌握市場動態並進行有效營運決策。大數軟體有限公司連續兩年榮登英國《金融時報》亞太區高成長企業500強,2024年首次入榜即位居第328名,2025年更躍升至第281名,彰顯該公司在國際市場的技術實力與創新價值。

閱讀原文

中華軟協與會員推展AI

  • 中央社
  • Feb. 14, 2025, 2 p.m.
中華軟協與會員推展AI

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舉辦「AI分享交流會」,吸引9家AI創新業者與多家系統整合廠商齊聚,透過技術展示與應用案例分享,探討AI在不同產業領域的應用潛力。大數軟體在此次交流會中展示其AI數據分析專業能力,目前在政府機關與金融產業中已有多項成功應用案例。

閱讀原文

竹縣「青春靚點子」總決賽

  • 中央社
  • Nov. 18, 2024, 10 a.m.
竹縣「青春靚點子」總決賽

新竹縣政府教育局辦理第三屆「青春靚點子」,吸引全台16組學子參與,最終8組團隊成功脫穎而出,將於12月11日總決賽中角逐22萬元總獎金。大數軟體執行長丘祐瑋受邀擔任產業專家,與多位業界專家,透過實戰訓練營協助學生團隊理解商業模式、設計思考、AI開發工具及簡報製作等創業秘訣。

閱讀原文

高師大攜手五家企業策略聯盟

  • 經濟日報
  • Oct. 23, 2024, 7 p.m.
高師大攜手五家企業策略聯盟

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於10月23日與國內五家知名企業簽署「教育大數據」策略聯盟,聚焦於教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技術領域。大數軟體執行長丘祐瑋代表公司參與簽署, 此次合作將為高師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,並規劃舉辦教育大數據專題講座,促進學術與產業的緊密連結。

閱讀原文

大數軟體助客戶掌握關鍵資訊

  • 經貿透視
  • July 10, 2024, 10 a.m.
大數軟體助客戶掌握關鍵資訊

大數軟體的AI影音內容分析雲服務更實現24/7全天候監控TikTok、YouTube等影音平台,支持即時關鍵字搜索和通報功能,解決人工監測造成的資料搜集不完全及通報不即時等問題。 該公司運用OCR、ASR等先進AI技術,協助近百家政府機關及企業客戶即時掌握市場動態。

閱讀原文

輝達超級電腦Taipei-1啟用!

  • ETtoday新聞雲
  • July 7, 2024, 8 p.m.
輝達超級電腦Taipei-1啟用!

輝達在台建置亞太第一個AI研發中心「Taipei-1」超級電腦正式啟用,內含64台DGX H100伺服器及32台OVX平台,排名全球第38名,經濟部爭取到輝達分享25%算力給台灣AI研發,價值約新台幣4億元。大數軟體成為首批獲得輝達超級電腦算力資源的重要參與者之一。

閱讀原文

開源 AI 全攻略

  • 大數軟體
  • June 14, 2024, midnight
開源 AI 全攻略

隨著Llama3等開源大型語言模型的崛起,AI發展進入新紀元。本文深入探討如何在本地端運行和比較這些熱門開源模型,介紹LM Studio和Ollama等最佳本地運行語言模型解決方案。透過分析MMLU、ELO評分、中文處理能力、性價比等關鍵指標,本文教你如何挑選合適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。

閱讀原文

闖進亞太高成長500強

  • 大數軟體
  • April 16, 2024, midnight
闖進亞太高成長500強

英國權威財經媒體《金融時報》(Financial Times)近日公布了「2024亞太地區高成長企業500強」榜單,大數軟體(LargitData Inc)以出色的年複合成長率首度入圍,在亞太高成長企業中排名第328位,是榜單中唯一專注於輿情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分析的台灣新創公司。

閱讀原文

亞太高增長企業500強

  • 大數軟體
  • March 13, 2024, midnight
亞太高增長企業500強

大數軟體很榮幸地宣布,我們在「金融時報FT Ranking: High-Growth Companies Asia-Pacific 2024」中躋身於500強企業之列,位居第328名!本次排名是由金融時報聯手德國知名數據調查公司Statista,通過分析亞太區企業2019至2022年的收入增長數據而製定。

閱讀原文